適度害羞可看作風格,但過度害羞,卻會變成人際障礙,為避免表現失常,與機會失之交臂,請從以下的測驗,找出你的害羞類型,并依我們的建議,克服令人尷尬的「臉紅心跳」吧!
你的「害羞指數」有多高
以下描述請依你平常表現的實際情況,按輕重程度在以下括號給分。
從不=1分 極少=2分 偶爾=3分 經常=4分 總是=5分
【】1.我不知該如何與新認識的朋友互動
【】2.我盡量避免參加社交活動
【】3.與陌生人交談時,我會不自覺臉紅
【】4.當我上臺簡報或在重要場合發(fā)言,我會喘不過氣或反胃
【】5.當我成為人群焦點時,我會不自覺結巴冒汗
【】6.當別人在身邊竊竊私語,我會認為他們正在議論我
【】7.我害怕在團體中表現自己
【】8.我認為與其成為焦點,不如在辦公室里當個不受重視的角色比較自在
【】9.我厭倦參加陌生人很多的聚會
【】10.當我想請同事幫忙,或不同意別人意見,我不知該如何開口
【】11.我會找借口以避免參加公司聚會或應酬
【】12.在公眾的場合里,我覺得別人一定會打量與評估我
【】13.在公司或社交場合,我會避免成為大家注意的人物
【】14.在不熟悉的社交情境中,我會不自覺地心跳加速、姿勢僵硬
【】15.每當我對大家做自我介紹時,我會不知所云、語無倫次
【】16.和主管或客戶對話時,我會避免直接與他們目光相對
【】17.在團體中或社交的場合,我會擔心能不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
【】18.在社交場合,我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聊得愉快順暢
【】19.當我向同事提出要求,或面對新客戶時,我會感到緊張不安
【】20.我會害怕出糗或表現不佳,不敢在眾目睽睽下問問題
【】21.在社交場合說話時,我會緊張到口吃或口齒不清
【】22.對公眾發(fā)表自己意見時,我會手心冒汗、口干舌燥
【】23.當我知道有人正在打量我,我就會變得侷促不安
【】24.若非必要,我會盡量避免與主管、同事或客戶互動
結果解讀:你是哪一型的害羞動物?
不擅言辭的「河馬」
將第1、10、15、16、18、19題相加起來,若高于18分,即為此型。你的害羞是因為社交技巧不夠,不妨上岸練練身手,也許就能健步如飛。
擔心被評價的「鴕鳥」
將第6、7、12、17、20、23題相加起來,若高于18分,即為此型。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擔心被人品頭論足,卻忽略了自己具備的「高度」。
容易受驚的「無尾熊」
將第3、4、5、14、21、22題相加起來,若高于18分,即為此型。你一有不熟悉的事物靠近,生理反應總是跑得比意志力還快,臉紅、呼吸加速,還算小事,有時反胃、全身發(fā)抖,甚至昏眩都會讓你手足失措,加深你的社交恐懼。
逃避人群的「錢鼠」
將第2、8、9、11、13、24題相加起來,若高于18分,即為此型。表示你習慣逃避人際互動,常常孤軍奮斗,只有在非常熟悉的場合,才會覺得自在。
該怎么趕走這些寄居心口已久,令人裹足不前的「害羞跳蚤」,下面將告訴你答案。
對癥下藥,擺脫社交恐懼癥
面對你的性格類型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找到藥到病除的妙方。趕緊照著專家建議的方法行動,擺脫令你裹足不前的社交恐懼癥。
你的「害羞指數」有多高
若你是不擅言辭的河馬
癥結點:問題不在個性害羞,而是人際技巧不足。
解方:只要加強社交技巧,害羞自然byebye。
在水池里悠游的河馬,一上岸就顯得笨拙羞赧,原因是牠不熟悉陸地的「游戲規(guī)則」,以致于沒人搭理,處處碰壁。
這類型的害羞,多源自社交技巧不足,對人際互動陌生,最常發(fā)生在初入社會的新鮮人身上。
該如何改善這樣的困窘呢?答案很簡單,就是盡快掌握人際溝通技巧。
卡內基大中華區(qū)負責人黑幼龍建議,不妨多觀察主管,或跟資深人員討論,找出成功的社交模式,譬如如何打開話題,眼神、笑容、握手等應對進退的演練,幫自己提早脫離尷尬。
「只要不因畏懼而退縮,當社交行為愈來愈熟練,通常這種羞澀的感覺,會隨經驗的累積迎刃而解,」擁有臨床心理師證照,在東吳大學心理學系任教的吳宗祐,以過去的輔導經驗指出。
若你是擔心被評價的鴕鳥
癥結點:太在乎別人眼光,忘了自己的優(yōu)點,遇到窘境就想放棄。
解方:建立自信,學會用「事實」判斷別人的評價,而非靠「想象」夸大他人的批評。
大家眼中健步如飛的鴕鳥,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如人,害怕別人的打量與議論,一到公眾場合,就急著把頭塞在地洞里。
這類型的人,對周遭事物十分敏感,總認為別人隨時都在評量自己。
吳宗祐笑著說:「要克服這類型的害羞,得先打敗自己內心的『惡魔』!」
此類型常會「夸大」自己的感覺,變成認知與現實間的謬誤,心理學里常用的「認知治療」,就是不錯的方法。
他舉例指出,有一個個案因臉上長了一顆青春痘,擔心上臺講話時,大家猛盯著他的臉看,顯得焦慮不已,沒想到愈想愈逼真,使得情緒波動,在不斷結巴中倉促下臺。
因此,吳宗祐出了一個功課,「我要他隨便找身邊的3個人,詢問他們對自己在臺上出丑的看法,沒想到大家的答案,都不是他所擔心的那顆青春痘?!跪炞C了他所想的,并非存在的「事實」。
吳宗祐提醒,不妨養(yǎng)成反覆質問自己的習慣:「我這樣的想法合乎常情嗎?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?大家真的會把精力完全放在我的身上嗎?」當心思回歸到「這恐怕只是我的想象罷了!」害羞自然煙消云散。
另外,政治大學教育學系、科技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吳靜吉指出,「消極探索法」也是對抗羞怯的好方法。
訣竅在于學小孩子多問「為什么」,當對方批評你:「我覺得你的口才不太好!」,「請問,為什么呢?」你可以順勢回問,讓他陳述理由,問答之間,一是他批評背后的邏輯逐漸明朗,你可以避免「想象」后的夸大;二是傾聽之際,你專注在理由,而非自己身上,害羞的燥熱感就會降低。
若你是容易受驚的無尾熊
癥結點:容易緊張,而且一緊張就出現頭暈、口吃、拉肚子等生理癥狀。
解方:練習放松以及在心里「模擬預演」即將要面對的事件。
習慣單獨行動的無尾熊,對于忽然接近的陌生人、簇擁而至的人群,或參加重要會議時,因緊張與驚嚇,常會出現生理的變化,例如臉紅、口吃、胃痛、喘氣或拉肚子。
「由于身體的癥狀十分明顯,使得社交恐懼變本加厲,變成一種惡性循環(huán)?!怪小逗π咝睦韺W入門》的高雄師范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蘇素美分析。
她建議,要避免此類癥狀,不妨先舒緩身體的緊張,以降低心理的焦慮。
首先,可透過「肌肉松弛訓練」來調節(jié)。配合深呼吸,先用力將一部份肌肉緊繃,再予以放松,并由臉頰、雙手肌肉開始,延伸到雙肩、胃部、雙腿到腳掌?!讣∪饷烤o繃4秒,即配合4秒的放松,每個部位重復兩次放松練習,才算完成一次循環(huán)?!?/p>
其次,吳宗祐提出,運動選手常使用的「心理預演」也是紓解壓力的做法。
運動員常會在腦海中,「想象」比賽過程的環(huán)境,自己如何協(xié)調每個動作,并「模擬」可能出現的狀況、迅速反應,臨場時比較不容易失常。因此,與其心神不寧,不如在腦中揣想,「我可能遇到最糟的狀況有哪些,怎么處理會比較流暢?」就不容易慌張。
若你是逃避人群的錢鼠
癥結點:害怕社交、沒自信、過度緊張,是河馬、鴕鳥與無尾熊的綜合體。
解方:多管齊下,列出恐懼清單,從最容易克服的項目逐步改善起。
總趁著夜色,在人群稀少的角落出沒的錢鼠,可說對所有社交敬謝不敏的典型族群,當有人影靠近,便匆忙地往自己的舒適區(qū)逃逸。
此類型其實是以上3種動物的總合,也就是說,以上3種害羞特征,在你身上都看得到,讓你更畏懼社交。
此時不妨多管齊下,運用上面各種類型的解決之道,改善自己的害羞罩門。
另外,擬訂計劃,從熟悉的場合逐步挑戰(zhàn)陌生人群,也是建設性的做法。
曾經歷「害羞到恨不得變成隱形人」,后來成為美國著名溝通專家的莉兒.朗蒂(LeilLowndes),在《臉紅心跳886》書中提到,自己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,就是擬定計劃,管理害羞。
她先擬出一份恐懼清單,將過去、平常及未來讓自己膽顫心驚的事情寫下,并加以分類,從威脅感最低的項目開始執(zhí)行,接著加高難度挑戰(zhàn)。
朗蒂舉例,一般人視與大老板搭電梯為畏途,此時不妨先練習與自己考績無關的其他部門上司閑聊,純熟無礙后,再與自己部門的上司聊天;有了兩個主管的對談經驗,當大老板突然出現時,就不會手腳慌亂,臨場對話也能輕松自在。
小心,你可能是「社交焦慮癥」
一般人容易將「害羞」與「社交焦慮癥」混為一談。
名作家、精神科醫(yī)師王浩威指出,羞怯是一種人格特質,可藉由自我訓練改善,但在不擅交際前提下,若出現極度害羞、莫名恐懼或憂郁的臨床癥狀,就該留意他并非個性害羞,而是患了社交焦慮癥。
王浩威分析,社交焦慮癥有些是遺傳,或童年創(chuàng)傷,加上社會人際標準改變,以前崇尚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」,現在不僅要表現自己,又要有高EQ,讓人愈來愈挑剔自己,就容易產生這些身心失衡的癥狀,若長期處在焦慮中不治療,便容易變成恐慌癥。
因此,當你多次練習應對方法仍無法克服,且心情因受挫產生明顯的封閉與退縮,你或許是患了社交焦慮癥,便應該主動尋求醫(yī)生的協(xié)助,方可見效。
害羞byebye的10個心靈守則
1.害羞存乎每個人的內心,所以我與其他人并無不同。
2.當我突然害羞時,要知道這種感覺,跟不容易害羞的外向個性比起來,兩者并無孰優(yōu)孰劣分別。
3.我的注意力要放在「行動」,而非「感覺」。
4.當我有安全感時,就不會覺得害羞。
5.當我會害羞時,表示還有很多重要的功課要做。
6.這些功課會不斷出現,直到我真正了解與學會。
7.只要身心靈平衡,我就能有所突破。
8.每一刻都有人成功,所以不必急于一時。
9.順著天性,不要企圖掌控。
10.害羞有時是個內在指標,當對工作興趣缺缺,或毫無天分時,它就會出現。